近日,遂宁市船山区人民法院将巡回审判庭搬进某小区,公开审理了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。法官以温情方式耐心疏导,促使原本对立的两位好友当场化解积怨、重拾旧谊,展现了司法温度与人文关怀的深度融合。
且看法官如何巧妙解纷,促使多年好友在炎炎夏日中冰释前嫌。
耐心倾听,寻找症结
2020年,被告文某因需向原告徐某借款,后借款逾期未还。庭审过程中,承办法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,组织双方当事人举证、质证、辩论,充分听取当事人意见。“当时因为家中有困难借钱,人家帮了我,我认这个账,我也愿意偿还给原告,”被告文某激动地说到,“没想到他竟然起诉到法院来了,好急人哦,我现在确实一下拿不出来这么多钱。”“我已经催告很多次了,我也需要用钱,虽然是朋友,实在没有办法了!”原告徐某无奈地说道,“拖得太久了,解决不到问题。”
情理兼顾,定分止争
经过审理,承办法官了解到原被告双方对借款事实无争议,但被告文某确因经济困难,难以一次性全额偿还。“被告既然有还款的意愿,原告你愿不愿意跟被告协商一下”,法官晓之以理,动之以情,“说来说去都是朋友,有啥子事好好商量”。最终,在法官的耐心调解下,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,成功化解纠纷。
审理一案,教育一片
巡回审判将法庭“搬”到群众身边,以更贴近基层的方式开展司法服务,有效提升了司法过程的公开性和透明度。群众近距离观摩案件审理全过程,直观感受法官居中裁判的专业与公正,进一步增强了对司法机关的信任与认同,实现了“审理一案、教育一片”的良好效果。此次民间借贷纠纷的成功调解,不仅解决了案件当事人的问题,也为周边群众处理类似纠纷提供了示范,有助于从源头化解社会矛盾,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。
本案是船山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的又一成功实践。船山法院将继续坚持常态化开展巡回审判活动,选取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典型案件,进社区、下乡村,从田间地头到街头巷尾,让司法更加贴近群众、服务群众,为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贡献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