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首页 > 他山之石 >
绵阳市梓潼县率先建成“企业法律之家”全力护航园区高质量发展
www.cs.suiningpeace.gov.cn 】 【 2023-07-21 09:41:12 】 【 来源:四川长安网

  绵阳市梓潼县认真落实《四川省十四五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划》,紧扣绵阳市委“园区提质、企业满园”行动部署,借鉴天府中央法务区法务集聚理念,主动出击、积极作为,在绵阳市健康食品产业园区建立起全市首个“企业法律之家”暨园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,组建以律师为主的法律服务团,构建“政法单位+行政执法单位+法律服务单位”协调联动工作大格局,建成具有梓潼特色的“精华版”中央法务区,全力护航绵阳市健康食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。

  

  建立“三大平台”

  

  构建全时空涉法事务服务便捷网络

  

  建设实体平台。梓潼县在绵阳市健康食品产业园区综合楼建设了近200平方米的实体平台,建有“综合法务区”“开放式接待区”“自助查询区”“法治沙龙”“智慧法治体检”中心等功能区域,配备了“法律服务机器人”“触摸查询一体机”“电子显示屏”,并嵌入法治文化元素,增加法治文创产品、法律书籍,便于企业、法律专家等交流。

  

  打造热线平台。梓潼县开通了“8218148”公共法律服务热线电话,面向公众和法律服务从业人员办理在线咨询解答、在线服务办理、信访及投诉等服务。落实专人值守,24小时留言,第一时间回复办理。

  

  创新网络平台。在自助查询区接入“12348中国法网”、“12348四川法网”“i绵阳”政企服务平台,运用一体查询机、法律机器人“梓小法”和远程法律服务视频系统等人工智能、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优势,为企业和员工提供全方位法治宣传、法律援助、律师服务、公证服务、人民调解等智能引导、自助办理和远程视频沟通,实现了“掌上办”“指尖办”“随时办”。

  

  组建“三支队伍”

  

  强化全方位涉法事务服务人才支撑

  

  组建专职工作人员队伍。按照岗位职能配备专职工作人员,由县司法局安排工作人员在综合服务区负责接待、指引、咨询以及综合协调沟通落实“四诊”服务机制。

  

  组建法律服务团队伍。由律师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、公证员等法律服务专业人员组建法律服务团,不定期为企业提供法治体检、法治讲座、法治宣传教育、上门“巡诊”、值班“坐诊”、针对性的研发“法律服务产品”等法律服务。

  

  组建法务专员队伍。协同人法院、检察院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、市场监督管理局、税务局、总工会等单位,整合“政法、行政执法、法律服务”“三支队伍”力量,集聚专业人士参与服务咨询事务,为企业家解答遇到的法律难题,帮助企业建制堵漏,实现资源整合、信息共享,将原来的点上单向服务转变为抱团精准服务新格局。

  

  健全“四项机制”

  

  优化全业务涉法事务服务供给体系

  

  构建“预诊”机制,为企业服务“零门槛”。建立预约、预防、预审机制,通过线上线下提供法律咨询,针对企业生产经营中涉及的订立合同、权益保护、风险防控、内部管理等常见法律问题,制作企业常见法律服务产品,以举办讲座、座谈研讨、以案释法等方式,定期为企业、员工开展政策和法律法规解读,“送法进企业”每月活动实现常态化。切实增强企业管理者和职工依法经营、规范管理、合规发展、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。

  

  建立“坐诊日”机制,为企业服务“零障碍”。设立法律工作者、法务专员值班岗,安排人员轮流值班“坐诊”,面对面、一对一为企业“把脉问诊”,解答法律问题,提供专业化、合理化建议。针对情况较复杂、处理难度大的问题,与有关部门一起会诊,共同协商解决办法,向企业提供个性化、专业化的法律服务。

  

  健全“巡诊”机制,为企业服务“零缝隙”。从“三支队伍”中安排人员组成“巡诊”涉法服务团队,主动进企业、进项目开展“巡诊”法治体检,分析企业涉法事务需求和风险点,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,及时发现企业经营中的苗头性、趋势性风险,为企业提供全面专业的体检报告。

  

  搭建“智诊”平台,为企业服务“零距离”。探索“互联网+法律服务”模式,启用线上法律服务平台,为企业开通远程法律服务视频系统,与县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对接,实现远程约见,及时获得专业的法律服务,让企业和员工通过终端即可享受面对面的公共法律服务。在法治梓潼微信公众号上新增“企业智检”版块,企业仅需一部手机,三个步骤,便可完成企业体检,当企业根据问题引导,完成企业智能体检后,自动生成详尽的体检防控报告。通过“企业智检”,让企业真实了解自身情况,达到唤醒、开发、引导企业法律意识的目的。

编辑:赖政宇
船山长安网版权所有